概述:
CAN-2049是由美国Candel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一款在研的、即用型、复制缺陷型(指经过基因改造的腺病毒,不能在人体细胞中自行复制扩散,因此更安全)腺病毒疗法。
CAN-2049经过基因工程改造,可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(HSV-tk)基因递送至患者的特定肿瘤部位,并诱导对肿瘤产生个体化的全身免疫应答。
HSV-tk是一种特殊的酶,它的作用是把病人吃进去的药(伐昔洛韦)在肿瘤局部“激活”,变成一种能杀死癌细胞的毒药(核苷类似物),从而杀死附近的癌细胞。
得益于其高度适应性,CAN-2409具有治疗多种实体瘤的潜力。此前在多个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,已观察到CAN-2409作为单药使用,以及与放疗、手术、化疗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标准治疗联合使用时,疗效显著。
目前,CAN-2409联合前药的治疗方案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,适用于以下适应症:
胰腺导管腺癌(PDAC)
III/IV期NSCLC患者,针对PD-1和PD-L1抑制剂一线治疗无效、且无驱动基因突变或对靶向治疗耐药者。
局部原发性前列腺癌
此外,FDA还授予CAN-2409用于胰腺导管腺癌(PDAC)治疗的罕见病药物认定。
相关试验:
这项单臂2期临床试验(编号NCT04495153)招募了年龄≥18岁、III/IV期NSCLC患者,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一线治疗,可合并化疗。第1组要求患者在治疗18周后仍有稳定但持续存在的病灶,第2组要求影像学证实有病情进展。
其他主要入组标准包括:具有可评估的病灶,ECOG体能评分0-1(表示患者总体身体状况较好,适合参与治疗或临床试验),血液和器官功能良好,且患者在12周治疗期内需持续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(入组前6个月不得更换免疫药物,且不得中断超过4周)。
在1A组和2A组中,患者接受2次CAN-2049注射,随后连续14天服用前药,并继续免疫治疗(可合并化疗);而1B组和2B组患者接受3次CAN-2049注射,但1B组中的第3次注射可根据情况给予或不给予。
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(肿瘤显著缩小和完全消失的患者比例)和安全性。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、无进展生存期(从治疗开始到疾病出现进展或患者死亡的时间)和根据另一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率。
试验数据:
在第1组和第2组共46名可评估患者中,平均总生存期为24.5个月。
在试验开始时病情出现进展的患者中,平均总生存期为21.5个月。而既往数据仅为9.8-11.8个月,几乎从未超过12个月。有37%的患者在接受CAN-2409治疗两年后仍然存活。
在第2组(共41名患者)中,那些在试验开始时病情出现进展的患者,平均总生存期为21.5个月。对照以往研究显示,对于这类病情进展且接受标准治疗(如多西他赛化疗)的患者,其平均生存期通常仅为9.8-11.8个月,几乎从未超过12个月。
这次最终分析涵盖了更长的随访数据(比前一次数据分析多出一年),在可评估患者中,平均随访时间为32.4个月。
根据截至2025年3月3日的数据分析,在试验开始时病情出现进展的第2组患者中,有37%的患者在接受CAN-2409治疗两年后仍然存活。这表明该疗法可能具备“长尾效应”——即在原本预后很差的患者群体中,有相当比例的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。
补充数据显示,在有多个病灶的可评估患者中(共35名),69%的患者不仅注射部位的肿瘤缩小了,连身体其他没注射的肿瘤也跟着缩小了。表明该疗法具有激活全身免疫的潜力。
研究还发现,非鳞癌患者在免疫和临床反应方面明显优于鳞癌患者。在存活超过24个月的15名患者中,14人为非鳞癌,且在30个月时仍然存活的9人全部属于非鳞癌亚型。非鳞癌亚型患者(共33名)在使用免疫治疗后出现病情进展的情况下,接受CAN-2049治疗后,平均总生存期达到25.4个月,这一数据显著高于其他亚型。
Candel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,这些研究数据将支持其在非鳞癌NSCLC患者中进一步开展注册性临床试验的计划。
来源:
[1]https://www.onclive.com/view/can-2049-displays-potential-os-benefit-in-advanced-nsclc-after-inadequate-response-to-checkpoint-inhibitors
[2]https://ir.candeltx.com/news-releases/news-release-details/candel-therapeutics-reports-both-prolonged-median-overall